元旦,也稱為新年、公曆新年、陽曆新年或國曆新年,是指公曆的1月1日,也是世界多數國家的法定假日。
舊時中國使用農曆,那時的元旦指的是農曆正月初一,也就是現在農曆新年,即春節。辛亥革命,中華民國成立,孫中山改行公曆紀元,自此元旦就變成了公曆的1月1日。
1912年1月1日,孫中山在南京正式宣佈中華民國成立,並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。因此,在臺灣元旦同時也是中華民國開國紀念日,當天為國定假日。
2025年1月1日
(甲辰年-生肖龍)/(乙巳年-生肖蛇)
星期日 | 星期一 | 星期二 | 星期三 | 星期四 | 星期五 | 星期六 |
1 臘月初二 |
2 臘月初三 |
3 臘月初四 |
4 臘月初五 |
|||
5 小寒 |
6 臘月初七 |
7 臘八節 |
8 臘月初九 |
9 臘月初十 |
10 臘月十一 |
11 臘月十二 |
12 臘月十三 |
13 臘月十四 |
14 臘月十五 |
15 臘月十六 |
16 臘月十七 |
17 臘月十八 |
18 臘月十九 |
19 臘月二十 |
20 大寒 |
21 臘月廿二 |
22 臘月廿三 |
23 臘月廿四 |
24 臘月廿五 |
25 臘月廿六 |
26 臘月廿七 |
27 臘月廿八 |
28 除夕 |
29 春節 |
30 正月初二 |
31 正月初三 |
「元」有開始之意,「旦」指天明的意思。元旦便是一年開始的第一天。元旦又稱「三元」,即歲之元、月之元、時之元之意思。
「元旦」一詞最早出現於《晉書》:「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,其實正朔元旦之春。 」;南北朝時,南朝文史學家蕭子云的《介雅》詩中有「四季新元旦,萬壽初春朝」的記載;而宋代吳自牧《夢粱錄》中也提到:「正月朔日,謂之元旦,俗呼為新年。一歲節序,此為之首。」
相传尧舜时期人們把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,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,把正月初一稱為「元旦」,或「元正」,這就是古代的元旦。
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農曆正月初一,但是正月初一從哪日算起,在漢武帝以前也是很不統一的。因此,歷代的元旦月、日也並不一致。夏朝的夏曆以孟喜月(元月)為正月、商朝的殷曆以臘月(十二月)為正月、周朝的周曆以冬月(十一月)為正月,直到秦始皇統一中國後,又以陽春月(十月)為正月,即十月初一為元旦。從漢武帝起,才規定孟喜月(元月)為正月,把孟喜月的第一天(夏曆的正月初一)稱為「元旦」,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