驚蟄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,每年國歷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°時為驚蟄。
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。時至驚蟄,陽氣上升、氣溫回暖、春雷乍動、雨水增多,萬物生機盎然。
驚蟄節氣在農耕上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,自古以來我國人民很重視驚蟄這個節氣,把它視為春耕開始的節令。
2023年3月6日
(癸卯年-生肖兔)
星期日 | 星期一 | 星期二 | 星期三 | 星期四 | 星期五 | 星期六 |
1 二月初十 |
2 二月十一 |
3 二月十二 |
4 二月十三 |
|||
5 二月十四 |
6 驚蟄 |
7 二月十六 |
8 二月十七 |
9 二月十八 |
10 二月十九 |
11 二月二十 |
12 二月廿一 |
13 二月廿二 |
14 二月廿三 |
15 二月廿四 |
16 二月廿五 |
17 二月廿六 |
18 二月廿七 |
19 二月廿八 |
20 二月廿九 |
21 春分 |
22 閏二月初一 |
23 閏二月初二 |
24 閏二月初三 |
25 閏二月初四 |
26 閏二月初五 |
27 閏二月初六 |
28 閏二月初七 |
29 閏二月初八 |
30 閏二月初九 |
31 閏二月初十 |
該節氣在歷史上曾被稱為“啟蟄”。在現今的漢字文化圈中,日本仍然使用“啟蟄”這個名稱。西漢時期輯錄的《大戴禮記·夏小正》曰:“正月啟蟄”。據說是因為漢朝第六代皇帝漢景帝的諱為“啟”,為了避諱而將“啟”改為了意思相近的“驚”字。唐代以後,“啟”字的避諱已無必要,“啟蟄”的名稱又重新被使用,但由於也有不用慣的原因,大衍曆再次使用了“驚蟄”一詞,並沿用至今。日本與中國一樣,在歷代的具注曆中使用“驚蟄”。此後,日本也採用了大衍曆與宣明曆。“啟蟄”的名稱在日本的使用始於貞享改曆的時候。